有「台灣機器人教父」之稱的台大電機系終身特聘教授羅仁權今(4月25日)表示,機器人產業發展,關乎國家競爭力,「要把它當作憲法一樣」;而將「程式設計」納入「107課綱」的作法,有助及早培育科技人才,「絕對重要!」
工研院今(4月25日)於新竹舉辦「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、系統暨應用研討會及設計、自動化暨測試研討會」,羅仁權應邀出席,並以「智慧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世界趨勢」為題,發表演說。他在受訪時強調,台灣發展機器人產業,最可惜的地方,就是政府經費不足,且缺乏妥善規劃。
羅仁權直言,台灣政府每年投入機器人領域的經費,可能連日本、南韓的10分之1都不到;想發展機器人產業,人才、技術,不見得是最大問題,政府的決心和態度,才是關鍵。
羅仁權說,美國政府設有PCAST(President'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),「總統身旁,有人可以告訴他最新的科技趨勢」,例如,人工智慧快速發展,國家是否有足夠人才,可因應這項趨勢?這是政府必須重視的問題!而將程式、科普教育納入課綱,美國、英國、中國都在做,「絕對重要!」
羅仁權舉例,為何美國生物科技如此先進?因為美國規定,小學生要讀生物學,「小孩子自幼就有概念,了解自己的身體,有興趣,他長大就會去鑽研這方面的學問。」
羅仁權呼籲,要發展機器人、人工智慧產業,政府不必唱高調,但要有徹底執行的決心,台灣的馬達、控制器等關鍵零組件,「技術面力道不夠」,如果想突破,政府應設定具體目標,「哪一年要做到哪個階段,沒做到,再編預算!台灣很丟臉,機器人、工具機,講了20多年,還是這樣。」
羅仁權也說,大家都說人工智慧很重要,結果做AI的,多半是新創公司,大公司涉入不深,這會讓相關人才沒有舞台,最後就被其他國家挖走,「人才外流非常嚴重,這是危機。」
羅仁權強調,用政策帶動產業發展,是當務之急,相關預算,不能因藍綠立場,而有所改變,「科技就是科技,沒什麼藍綠。」